经济日报:我国消费电子产销规模均居世界第一
本报北京9月21日讯(记者黄鑫)在工业和信息化部20日举行的经济均居“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介绍,日报从2012年到2021年,国消规模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6%,费电营业收入从7万亿元增长至14.1万亿元,产销在工业中的世界营业收入占比已连续9年保持第一;利润总额达8283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从2.5万亿元增长至9.5万亿元,经济均居年均增速达16%,日报增速位居国民经济各行业前列。国消规模
党的费电十八大以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效益稳步增长,产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世界企业实力不断提升,经济均居行业应用持续深入,日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国消规模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第五代移动通信等领域技术创新密集涌现,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先进计算等领域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兴平台软件等产品创新迭代不断加快,供给能力持续增强。全国软件著作权登记量从2012年的14万件增长至2021年的228万件,年均增长率达36%。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14家中国软件名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占全国软件业比重达78.4%,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手机、彩电、计算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产品供给能力稳步增长,内需升级趋势明显。
产业赋能、赋值、赋智作用深入显现。面向教育、金融、能源、医疗、交通等领域典型应用场景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断涌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健康码、远程办公、协同研发等软件创新应用,有力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汽车电子、智能安防、智能可穿戴、智慧健康养老等新产品新应用发展取得扎实成效,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应用场景丰富了用户体验。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消费电子产销规模均居世界第一,是消费电子产品的全球重要制造基地,全球主要的电子生产和代工企业大多数在中国设立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全球约80%的个人计算机、65%以上的智能手机和彩电在国内生产,创造直接就业岗位约400万个,相关配套产业从业人员超千万。
- ·继美团、B站、字节跳动之后 蚂蚁集团拟在上海新增办公区
- ·锻育“杀手锏” 培育千亿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 ·刘强东“敲打”京东,从零售业务调整开始
- ·郑州第三批集中供地:20宗地收金114.8亿元,3宗地流拍
- ·创始人沈晖微博停更两个月,销量低迷的威马如何赶路?
- ·因部分或存在安全隐患 特斯拉宣布召回10127辆国产Model 3电动汽车
- ·专项债接续发力稳增长,部分省份已获得提前批额度
- ·下周一!个人养老金Y份额正式开售 华夏基金9只产品上架
- ·首次突破50元!电影票价连涨,影院也直呼太贵!什么原因?
- ·保荐项目涉欺诈发行,两券商公告致歉并提示风险
- ·人社部:个人养老金需先试点再逐步推开
- ·北京:利用好周末窗口期,加快集中隔离场所和方舱储备和建设
- ·涂鸦智能-W11月22日斥资约10.46万美元回购10万股
- ·数据赋能千行百业,一旦泄露增加年平均成本超400万美元
- ·中国外运11月25日耗资约69.65万港元回购29万股
- ·第3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 比亚迪跑出“加速度”